买入卖出方法实际上是完整投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的投资体系对应的买入卖出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投资实践中,最重要的投资体系有两种,一种是趋势投资,对应的是中短线交易;一种是价值投资,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买入,通过较长时间的持有获取回报。
趋势投资的基础逻辑是相信强者恒强,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指标确定买入时机(主要是右侧追涨买入),比如突破某一均线买入,可以一次买入,也可以分批买入,相对应的卖出就两种:看错止损;看对止盈。
看错就是第一次买入就跌破预先设定的止损位,必须卖出止损。
看对了就一直拿着,直到短期趋势逆转,跌破某一重要支撑位止盈。
趋势投资需要有严密的交易体系和严格的交易纪律。
不过这一方面我没经验,也不擅长。
我认为趋势投资用小资金“小赌怡情”可以,大资金还是要做价值投资。
我自己践行的就是“懒人养基”式的价值投资,这里也主要分享一下价值投资者的卖出方法。
与趋势投资相反,价值投资主张买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左侧买入为主),通过长期持有获取利润。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投资体系。卖出方法也完全不一样。
价值投资者的基金卖出主要涉及以及几个方面。
一、长期持有中的阶段部分止盈或动态再平衡
1、忍住不卖
下跌中持有基金虽然考验人,但更大的考验是在上涨途中忍住不卖。
一个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亏损折磨刚回本的阶段,一个是有了相对可观的利润时。
上涨过程中,卖出这个动作很简单,但卖出后想要重新接回就相当考验人,既要买回足够的仓位,还要有合适的价格,难度是很大的。
上涨过程中做波段的胜率很小,忍不住一卖大概率就会卖飞。
价值投资者投资基金获利主要靠长期持有,靠时间积累复利。
所以忍住不卖是一个基本功。
这个一方面需要认知到位,另外要少盯盘、少关注净值波动;卖出要有相应的指标约束,尤其不能因为坐几次过山连后情绪崩溃乱卖。
2、只止盈利润部分
碰到波动过大的基金品种,涨到自己有点承受不了的地步时,我的经验是先卖出获利部分,本金部分则一直留着,这样做进可攻、退可守,持有体验会好不少。
3、不同权益基金间的动态再平衡
我们持仓的不同权益基金,投资风格、持仓行业结构是不同的。
所以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的基金上涨了不少,有的基金涨幅很小甚至可能是下跌的。
如果各基金间净值比例偏离较大,比如原来每只基金占比10%,有基金涨到占比超过12%的程度就做一次动态再平衡,卖出涨得多的、买入涨得少的,恢复各基金原始比例。
当然这种动态再平衡也可以采取定期进行的方式,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再平衡一次。
4、股债动态再平衡
如果持有按股债比例配置的基金,在比例偏离过大时,可以做一次动态再平衡,也可以定期做一次动态再平衡。
5、基金转换
这个主要是基于持仓结构的优化,转出一部分占比较高的某一种或几种风格,同时转入持仓占比较小的某一种或几种风格。
比如价值与成长风格的转换,行业主题与均衡风格的转换。
二、目标收益率止盈
1、核心仓位(底仓)达到一定的收益率目标时,比如年化收益率达到20%时,或者持有几年净值翻番时,可以考虑止盈利润部分,放货币基金或固收+。
可以一直止盈利润部分,但最多止盈到权益占比40%左右的水平就行了。因为大仓位择时很难有胜算,很容易踏空。因为行情要来的时候往往没有任何征兆,等你意识到已经涨起来的时候,往往买入机会也就错过了。
所以我的经验是,除非市场非常疯狂,否则,一定要留有40%以上的权益仓位,我们想完美躲过大跌,就非常容易错过大涨。
大涨后清仓止盈,期望大跌后再完美抄底,往往只能是一种完美的幻想。
2、卫星仓位(往往是行业主题基金)达到一定的目标收益率时,比如年化20%,清楚止盈,放货币基金或固收+。
之后再寻找其他合适的行业主题基金伺机买入。
三、估值结合市场情绪止盈
1、依据股权风险溢价(FED)模型(又称美联储估值模型),全指估值显著高企时考虑止盈
FED估值模型是美联储发布的一种估值方法,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一种估值方法。
根据这个模型,有两个公式:
(1)股权风险溢价=盈利收益率-市场无风险收益率=1/PE-r
PE为全部A股市盈率(或者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市盈率),r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2)股债比=盈利收益率÷市场无风险收益率=1/PE÷r
PE为全部A股市盈率(或者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市盈率),r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时间并不是权益和债券非此即彼的选择,往往是按照不同的股权风险溢价确定不同的股债比例,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
什么样的股权风险溢价应该对应什么样的股债配比,只是一种经验统计规律,对于A股目前并没有权威可信的指标标准。
而且全A指数与其他宽基指数的市盈率差别较大,判断不同风格(大小盘、价值与成长)的指数或基金投资价值肯定对应着不同的股权风险溢价指标。
所以股权风险溢价看似很重要,但实际操作的难度不小,因此大体上也只能作为判断大市估值的粗略参考指标。
以某基金分析工具为例,它将股债风险溢价比和股债比按近3年、近5年、近10年以及成立以来4个时段进行统计,低于历史上30%的分位为低估,低于10%为极低估;高于历史上70%分位为高估,高于90%为极高估。因为不同时段对应着不同的均值,当前时点的股债比对应着不同的分位值,不同统计时段视角得出的结论可能就不一样。
以2023年4月10日为例,万得全A的股权风险溢价为2.64%,该指标过去三年、五年、十年和成立以来的均值分别为2.27%、2.54%、2.40%和2.14%,当前处于过去三年、五年、十年和成立以来的60.83%、48.63%、57.14%和59.78%的分位值,凡居于30-70%都判定为正常估值,因此目前性价比中性。
而4月10日的股债比为1.92,该指标过去三年、五年、十年和成立以来的均值分别为2.27%、2.54%、2.40%和2.14%,当前处于过去三年、五年、十年和成立以来的60.42%、62.49%、72.28%和70.48%的分位值,按过去三年和五年历史分位值判断,目前估值正常;而按照近十年和成立以来的历史分位值判断,目前估值高估。
对于第二个公式(股债比),也有人根据近几年A股的历史数据作了回测得出这样的结论:全A股债比>2.5,权益资产性价比很高,可以全仓买入;在2.0-2.5之间,权益资产性价比高,只买不卖;1.5-2.0之间,权益资产性价比欠佳,只卖不买;1.5以下,权益资产性价比很差,应该考虑全仓卖出。
以2023年4月10日为例,当万得全A股债比为1.92。结论:1.5-2.0之间,权益资产性价欠佳,只卖不买。
2、依据PE或PB百分位,估值显著高企时考虑止盈
25以下显著低估,25-50%正常偏低;50-75%正常偏高,75%以上显著高估。
百分位在不同的统计时段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也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指标。
3、依据市场情绪指标,过热时考虑止盈
第一个指标是成交量,指数成交量创新高,价格并没有创新高。考虑止盈。
第二个指标是权益基金发行募集金额屡破记录。考虑止盈。
以上三个指标都只能作为止盈参考,但如果FED指标、PE/PB指标和情绪指标均提示止盈,我觉得还是止盈为好。
小心驶得成年船。
四、有更好的投资标的时进行转换,或者行业主题基金基本面变坏卖出
1、我们平时会进行基金梳理,或参加基金路演,如果发现有确实更好的投资标的(更好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可以考虑更换一部分基金。
但注意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进入无脑追涨杀跌、频繁换基的怪圈中。
2、考虑不周,买入了夕阳行业,跌入价值陷阱;或者发现某个主题只是无厘头的概念炒作,并没有实质内容。
这种基本面不好的行业主题基金,持有时间越长可能越糟糕,所以必须果断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