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药食两用的鹿肉和驴肉怎么吃才好“补”?中医:气血两虚不如这样吃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0 08:51:50    


鹿肉

鹿肉,为梅花鹿和马鹿的肉。

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就有驯鹿的记载,是世界养鹿历史悠久的国家。

我国鹿产品用于医疗保健的历史久远,入药部位之多、使用范围之广均为世界之最。

早在旧、新石器时代渔猎社会时期鹿类即已成为人类的牺牲品。

殷纣王建“鹿苑”,唐代人中举后“歌鹿鸣”、“设鹿宴”,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求》中记述鹿肉的烹饪技术,清代鹿肉成为贡品,说明我国食用鹿肉的历史悠久。

近代随着养鹿业的发展,以鹿肉为原料的佳肴已有百余种。

鹿肉虽尚未成为普通百姓厨房中的常用食材,但有些区域性市场零星有供。

将鹿肉引入医药著作记载亦较早,在南北朝时的《名医别录》一书中即有描述,称其能“补中、强五脏、益气力”。

当代《中药大辞典》称其能“益气助阳、养血祛风,主治虚劳羸瘦、阳痿、腰脊酸痛、中风口僻”;有的著作中载其能“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暖腰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5年版所载“全鹿丸”,方中的主药即为鹿肉干,并配用了党参、熟地黄、肉苁蓉、枸杞子等30多种药物,用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治疗脾肾两亏所致的老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数、崩漏带下等症

鹿肉虽可单独炖食、煮食、煎汤、熬膏食,但多用于药膳。

《千金翼方》中用于补虚扶弱的“鹿肉汤”。

用鹿肉2000克,生地黄、茯苓、黄芪、麦冬、甘草各60克,川芎、当归、人参各90克,生姜180克,大枣20枚。

先将鹿肉切片备用,其余粉碎为粗末。以水适量煮肉,去肉纳药再煮,去渣即得,分次服药,以治产后虚弱。

再如《养生随笔》书中用于补肾助阳的“鹿肉粥”。

以鹿肉50克、粳米50克,味精、食盐、香油、葱、姜末、胡椒粉、料酒各适量。取鹿肉切丝,粳米淘洗干净。

炒锅内放香油、葱、姜末煸炒,再加入鹿肉丝稍炒,烹上料酒,加入清水及粳米煮沸,捞去浮沫,转为小火慢熬。

粥成后,再调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每日2次,每次1碗,作早、晚餐,温热服食。

肾虚体弱、精少、健忘、畏寒及气血不足、体倦乏力、月经量少者有较好补益营养之效。

又如《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书中用于滋补气血的“鹿肉小米粥”,即用鹿肉100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

将鹿肉洗净切细,与小米、大枣一同用小火慢煮成粥。空腹时食用,用治气血两虚、精气不足较为有益。

但鹿肉性温,痰热咳喘、胃有实热、阴虚火旺及吐血、咳血者应慎用;且在服食鹿肉时不宜同时服用南瓜,有文献称如同用可引起腹胀、腹痛。

驴肉

驴肉,为马科动物驴的肉,其入膳历史相传已有两千多年,并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

其肉质比羊肉细嫩,每100克含蛋白质18.6克、脂肪0.7克、铁10毫克、磷144毫克、钙13.6毫克,并含多种维生素,以及动物胶和骨胶元等营养成分。

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高氨基酸、低胆固醇肉食,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有良好保健作用,能为老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和病后调养的人提供营养补充。

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即已成名,成为皇室贡品。

驴肉进入药用,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

其味甘、酸,其性平偏凉,主入心、肝二经,功能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除烦,对虚劳劳损、久病之后出现的气血亏虚、短气乏力、倦怠、羸瘦、食欲不振、心悸失眠、阴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和肢体挛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性紫癜有一定作用。

《食疗养生本草》记载:用鲜驴肉250克、大枣10枚、山药10克,经加工处理,加入适量佐料,制成“大枣山药驴肉汤”。

此汤具有益气补血、壮筋骨之功,对积年劳损、气血两虚、短气乏力、倦怠羸瘦、食欲不振者,有一定防治之功。

书中并称:取驴肉100克,配葱、姜、蒜、酱油、盐适量。将驴肉洗净、切块,置于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煮至熟烂。

入味后空腹食之,有益气补血作用,并可用于癫狂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现时,每到冬令,尚可见酒店或餐馆将驴肉红烧,制成扣肉,或制成火锅,或爆炒,或制成驴肉汤,奉呈给食客享用,其味亦很美。

但应注意:孕妇、脾胃虚寒者及慢性肠炎、腹泻者不宜食用。有外感表证即感冒未愈时、体内湿热较重者亦不宜用。有疮癞、皮肤疾患者不宜用。

食用驴肉时,不可同时服用荆芥及含荆芥的方药,不宜喝茶,不可与猪肉同食。且一次不宜食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