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活动是与其自身作为“我是什么”和“我之于我有什么意义”这个自我肯定的前提性基础密切关联。
个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制约着其人格的形成、发展,在人格的实现中有着强大的动力功能,因此对于人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育人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发展不完善弱化心理育人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开展的效果。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足首先体现在大学生对“理想我”和“现实我”的认识存在矛盾,这也是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对学业和就业有迷茫和困惑情绪,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认真思考,这让他们处于一种想要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的混乱状态之中。
还有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期许过高,但是由于没有完全以客观实际为依据设置目标,导致出现焦虑和挫败心理。
其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体现在不能积极和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不能客观地自我评价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认知偏差和认知障碍。
引起情绪低落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大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因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很容易将自我评价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反应之上。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最后,社会环境也会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造成影响。
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互联网很容易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造成干扰。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带来的是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同样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削弱大学生自我心理维护的基础。
学校对相关实践活动设计宣传不足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普及,要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对心理育人相关实践活动的设计存在问题、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对相关实践活动的参与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对于心理育人相关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不合理影响大学生的参与度。
根据笔者的调查,全年大部分的活动主要集中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期间,活动时间比较紧,活动安排密度较大,短时间内活动的大量开展导致大学生应接不暇,参与程度不深、参与效果和参与质量较低。
其次,相关心理育人实践活动的开放程度有限也影响学生的实际参与,各个学院组织的相关活动大多数只针对本院学生展开,校级活动的面向范围和面向能力也较为有限。
许多活动会有限制参与人数的要求,对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另外,学生是否参与心理育人的相关活动受到有无专业教师指导的影响,学校层面的大部分心理育人实践活动是由院系承办的,受实际情况制约。
每个院系并非都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学院邀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活动也受到经费限制,所以现有的一些心理育人实践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大多为学院的辅导员。
辅导员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相比,在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方面相对弱势,这就导致活动的娱乐性和竞赛性强于专业性和技术性,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动质量和实际效果也无法保障。最后,学校在设计宣传相关心理育人实践活动时仍带有传统的心理健康观念色彩,也影响学生对相关活动的参与。
本身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就羞于启齿,认为出现心理问题等同于患有难以启齿的疾病,担心受到周边同学的疏远、嘲笑和议论。
因此更不会主动参与相关活动。学校改善对心理育人相关实践活动设计和宣传仍然任重而道远。
学生对心理育人工作的信任不够
一部分大学生对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信任还未完全确立也是影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首先,师生信任感在学生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的信任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师生信任感本身来看,师生的信任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平时课程的学习,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师生关系层面来看,近些年来,一些师生关系问题在社会关系问题中不断凸显,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也表明师生关系影响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
从心理育人工作的角度来看,一些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和活动,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或者活动过程中更主动地去体验和感悟,在老师同学们面前更加开放地去展现自己。
因此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就是学生对于心理育人工作者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学生才可以更全面地在教育者面前表现出最真实、最多样化的自己。
同时,这种信任感也会使学生感到被接纳和认可,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
目前,这种师生之间的信任感还没有完全地普遍地建立,学生因为教师的育人水平、育人能力、育人形式和育人方法缺乏或者不适当等原因而难以建立起信任感。
相关课程和活动的效果就会因此大打折扣。其次,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说,一些选修的心理相关的课程形式和内容都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不符合学生当下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导致学生对相关课程缺乏信任和信心。
最后,从心理育人工作发挥朋辈作用的角度来看,心理委员和寝室长是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实际访谈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的信任也没有得到增强。
因为缺乏信任削弱了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在发挥自己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的时候,要坚持的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保密性原则。
只有真正坚持这个原则,才能更好地取得同学们的信任,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这个原则的贯彻还有待加强。另外对于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的选取也要基于学生的信任。
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待注意。能否在心理育人工作中更充分地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能否更好地发挥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改善对策
步入新时代以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收获了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综合发力,以期实现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在心理育人中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里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
大学生也应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自己预防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自助与互助的能力,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为自身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防范自身心理问题,大学生要想更好地防范自身心理问题、实现自我心理素质提升,就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从大学生本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基本没有经过艰苦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锤炼,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控能力。
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也提到目前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对于学生的关注范围和广度是有限的。大学生活是群体生活,学生众多,学校难以时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育人对象主体,更应该主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积极预防自身心理问题,进而培育自己拥有高尚的道德人格。
大学生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首先要学会客观认识自己,要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
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勇于改变,提高改变的动机和内心驱动力。
其次,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学会自我激励,收获自信与勇气,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最后,大学生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还要多读书,知识和信息量的提升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提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清醒理智,沉心静气,对于大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心理问题、调节自身情绪也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培养发展广泛兴趣,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多参加文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为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必备的条件。首先,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体活动的重要作用。
多参加文体活动能促进大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当然,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大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必要条件,这些意志品质和心理特征都不是依靠自然发展得来的,需要在参与文体活动中锤炼获得。
在参与文体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够达到自身期望的目标或者需要战胜对手,就会不断付出努力提升自身原有的能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促使原有的心理水平不断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参与文体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另外,文体活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
在这样性质的活动中,个人能力以及个人修养与他人对比的高低很容易显现出来,这样会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更加清醒且符合实际的认识。
从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成为更适应社会的人。
其次,大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访谈中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对文体活动的参与,大学生更要主动转变思想,在主观上不能仅仅将参与文体活动作为完成“任务”或者获得学分的途径。
而是在参与文体活动中充实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锤炼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性格特征,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最后,大学生也要积极做文体活动的组织者和建设者。
总的来说,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可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多种类型的文体活动,在策划活动、组织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锤炼自身心理素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